陕州地坑院适合求婚吗?陕州地坑院景点求婚创意方式
【景区介绍】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
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如今,像这
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完整现存时间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2022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陕州地坑院景区是三门峡市陕州区政府精心打造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景区在地坑院原有的基础上,将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内设不同主题,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并于2022年5月23日正式营业。与此同时,景区还保留了许多未经开发的地坑院供游客参观,沿着陕塬的黄土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使地坑院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
地坑院内展示的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为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景区设立了旅游商品销售区——百艺苑。百艺苑仿古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古韵悠悠,街道上家家户户门上黄底红字的长幡迎风飘扬,屋内摆放着工艺品、古董字画、金银玉器,一件件艺术
品巧夺天工,意趣盎然。
景区还引进了陕西马嵬驿小吃街,集秦、晋、豫三省名优小吃一百余种,供游客尽享美味,小吃街旁的五行院还设有陕州当地特色的“十碗席”,它就地取材,经济实惠、荤素搭配、汤菜兼有、独具风味,让游客在游玩
之余还能享受一把舌尖上的狂欢。
【特色项目】
一、曲艺院
走进戏曲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脸谱,生旦净末丑,演绎不同的戏曲人生,带你走进戏曲的世界,领略戏曲的魅力。每逢节假日,在戏曲院,你可以听到陕州地区特色戏曲——锣鼓书。
二、巨型玉米温度计
地坑院上矗立着一个巨型大玉米温度计,净高8米左右,加上底座有10米多高,它能测量出地坑院窑洞内和窑洞外的温度。巨型大玉米温度计有一吨多重,金灿灿的玉米寓意着金玉满堂,喜获丰收一本万利。
三、剪纸院
陕州剪纸以四奇“崇尚黑色、染色剪纸、传男不传女、边剪边唱”闻名于世。陕州剪纸艺人,在剪纸艺术天地里,尽可能凭借他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中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借此表达人们热爱生
活的美好情趣。游客朋友们在剪纸院不仅可以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还可以买一副漂亮的剪纸带回家馈赠亲友。
四、婚俗表演院
婚俗表演院,展示了豫西地区明清时期传统的的婚庆习俗。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仪式非常隆重。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在这里您可以观赏富有特色的唢呐迎亲、新郎骑马、新娘坐轿、跨火盆、骑马鞍、亲朋贺喜、新人拜堂
成亲等婚礼仪式;能欣赏到“洞房”的家具陈设,以及洞房内布置的黑色剪纸喜花。能体验到热闹的“打花脸”、“闹洞房”习俗。
五、茶艺院
品茶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以茶待客也是我们陕州人的风俗,在茶艺院你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茶壶造型,源源不断的水从茶壶流到大碗里,一方面表达地坑院热情好客喜迎四海宾朋,一方面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在地坑院
逛累了,就在茶艺院歇歇脚,品一品大碗茶
六、人民公社院
七、武财神关公
关公集“忠、孝、仁、义”于一身,有“武财神”之美称,既可招财,又可镇宅保平安。
八、马嵬驿·百味巷小吃街
百味巷小吃街引进陕西马嵬驿小吃街,集秦、晋、豫三省名优小吃一百余种,供游客尽享美味,小吃街旁五行院还设有陕州当地特色的“陕州十碗席”,它就地取材,经济实惠、荤素搭配、汤菜兼有、独具风味,让游客
在游玩之余还能享受一把舌尖上的狂欢。
九、百艺苑
百艺苑仿古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古韵悠悠,主要为旅游商品销售区。街道上家家户户门上黄底红字的长幡迎风飘扬,屋内摆放着工艺品、古董字画、金银玉器,一件件艺术品巧夺天工,意趣盎然。
十、中华百家姓
中华百家姓展示了中文姓氏的图腾,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演变为姓氏。在原始人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脉上的统一性。
十一、穿山灶
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炉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旺,
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的功能。 穿山灶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非常节能,几个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穿山灶虽然外观粗朴,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充满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十二、周召分陕
西周时期(31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也就是陕州地坑院景区所在的张汴塬。周公治理陕之东,
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
等典故均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