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订婚礼

更新日期:2023-02-13 08:40:09 浏览:953

最佳回答

订婚后最重要的十件亊 在订婚之前,无数次在脑海里描绘着幸福日子的美妙画面,每天兴高采烈地沉迷于浪漫婚礼的筹备,满足地享受未婚夫甜蜜的陪伴……然而,现实中订婚后的生活,并非如你所想的那么简单。

神的孩子     发表于 2023-02-13 10:40:02

其他回答


古代婚礼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礼节。纳彩是指男方要使媒人去女方家提亲成功后,再使媒人去女方家送彩礼。问名即指在提亲的同一天,询问女方的名字,然后由男方占卜女方是不是吉利。如果是吉利,再去女方家说明,就是纳吉。

纳征是指男方给女方家送聘礼,用今天的说法就是,确立了恋爱关系。在古代,收了男方家的聘礼,基本上就是男方家的人了。收了聘礼后,需要男方挑选良辰吉日准备成亲,日子定好后差媒人去女方家请示婚期。女方家长辈,还要矜持一阵子,然后媒人将定好的婚期告诉女方家,就是请期。

古代婚礼六礼中的亲迎,是指定好的日子到了,男方要亲自去迎娶女方了。这时候,新郎拿着雁,向女方家长行礼,谓三揖三让之礼。然后将雁摆在庙堂的地上,并向新娘行礼。意思就是,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以雁为迎娶之礼,说法是这样的:两个人的结合,是顺应自然顺应伦理的,是对婚姻、家庭矢志不渝的意思。

雁还是忠诚的象征,它们南飞的时候成双成对很少有单独飞的。如果有一只雁掉队了,另一只一定会拼了命去守护。就像演变为今天的交杯酒一样,古代的“合卺而醑”,是把一只葫芦割成两半,男女双方一人拿一半,以示一男一女合为一体。象征着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夫妻二人同甘苦共患难,永远不会分离。

古代婚礼六礼在今天,虽然被说成是过时的繁文缛节,却表明这是古人对婚礼的重视,所以才把这个过程搞得如此隆重,如此有仪式感。它对现代人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让人们始终明白,有了婚姻才有了家庭,才有了社会有了国家。

古代婚礼六礼这些复杂的礼数,归根结底还是在颂扬婚姻的忠诚与稳定,它告诫现代人,自古以来人们就是重视家庭稳定的。

古代婚礼六礼_婚礼


有史料记载,在古代的周朝,就有以“礼乐文明”著称。许多场合,都是有音乐来烘托气氛的,在当时人们心中,乐曲是礼的一部分。奏乐以助兴或消遣,自古以来就是与人类同在的。

不只是古代婚礼音乐,在现代婚礼上,更是不能少了音乐。它既要烘托喜庆气氛,同时也不能太过吵闹,要让主人与宾客都能融入到轻松欢乐的场景中去。踏着音乐的节拍,与主人一样喜气盈盈,这才是婚礼音乐要达到的效果。




在婚礼上,先要有几曲暖场的音乐,曲风一定要一致,不能一会儿奔放一会儿压抑,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容易破坏现场气氛,影响人的心情。如此终身大事,婚礼音乐还是很讲究的,要按顺序来播放的。


与古代婚礼音乐不同,如今,开场音乐就能让来宾们精力集中,节奏感明快、奔放,表示结婚典礼即将开始;在典礼正式开始后,音乐的播放就要有选择性了。比如来宾讲话中或结束后,来几秒与话题匹配的伴奏;比如新人交换礼物时,来一小段符合情境的音乐。

婚礼进行中,除了先开始的暖场音乐,到新人出场、岳父将女儿交付于新郎时的音乐,交换结婚戒指时段也要插播的音乐。一般在进行誓言致辞的时候,在话音落地有几秒就够。在感恩父母的环节,一般要播放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情景交融中,更容易让人流泪。总之,这期间的音乐,一定要卡在节点上,而不是那种循环播放的模式。



婚礼开场与仪式期间所用的音乐,就是来宾们开始用餐,新人开始向在座宾朋敬酒的环节了,这期间的音乐就可以连续播放了。曲调应该是那种抒情而悠扬的,既烘托了现场的气氛,又能让就餐的宾客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交流。

说完了古代婚礼音乐,也讲了如今的婚礼音乐,打算与对方终老,没有经验的准新人们,还是把搞不定的事,交给那些有专业经验的人去做吧。




古代婚礼音乐_婚礼

结婚,是人这辈子的大事,不管是结婚的两个当事人,还是当事人的家人,都比较重视。结婚当天,聘请的古代婚礼司仪,必须有强大的气场。司仪还可以化妆、表演、插唱,同时还会创造出新的东西,新的形式。司仪需要很好的口才,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够讲出结婚相关的话语。除了这些,还需要引用曲子,解释疑问;幽默诙谐,雅致且好看。

古代婚礼司仪在主持婚礼时,所说的内容,是以乡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为主。它能够起到华丽词汇的作用,使得参加婚礼的人,都能够听懂,不分阶层。婚礼的程序步骤较多,需要司仪在说的过程中,需要包含在里面,从开始,到解释,皆是喜庆欢乐的氛围。期间,我们可以朗诵爱情诗歌,唱爱情歌曲或是家庭和谐相关的歌曲,婚庆小段子,口技独秀等,数量合适,起到渲染氛围就好。



大型的婚礼,需要的司仪人数,一般是两人到三人。小型的婚礼,需要的司仪人数,一般是一人到两人。比较常见的,还是一个人主持的比较常见。一个人的时候,没有搭档,只能靠自己的合理安排。想出不同的词或是话语,进行适当的铺垫,不宜过多。古代婚礼司仪要求是比较多,在关键的时候,需要自己说出对联或是祝贺的话语。

古代婚礼司仪需要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婚宴当天,会来不同层级的人。有当官的,有种地的,有教书的,他们的身份地位不同,你需要以公平的态度,去接待每一位来宾。客人参加婚礼,可以由司仪,看出主家的品味,以及司仪的专业程度。因此,司仪应该做到,让客人能够高兴快乐的参加婚礼,婚宴结束后,能够非常满意的走回家。

结婚是大喜之日,事务相对繁多,突发事件没有办法预估。古代婚礼司仪要能够灵活变通,处理所发生的事情。两位新人敬酒时,也应该关注。看其敬酒的动作是否到位,是否有纰漏,或是大不敬。适时协调现场的道具,以及周围帮你事情的人。

古代婚礼司仪


中华民族是礼仪大邦,生活在这里的人民,质朴善良,懂得谦卑为怀、尊老爱幼。三书是古代婚礼礼仪的一种,它具体的是指在相互下聘礼的过程中,需要的文书,分别是:“聘书”,指的是订亲时候所用到的文书,在订婚期间进行交换;“礼书”,指的是结婚所使用到的礼物,将各自的种类及数量列清楚,过大礼的时候,进行交换;“迎书”,指的是将新娘迎娶到家时候,所要用到的文书。


六礼,也是古代婚礼礼仪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意思是说,从求婚到说媒,再到迎娶新娘,完成婚礼中的手续。分别是“纳采”,指的是男方聘请的媒婆将婚事说成后,男方的家人会准备礼品,前往女方家求婚;“问名”,指的是即将结婚的青年男女八字相合,这个的判定,一般男方会拜托媒婆问清女方的出生时间及姓名,准备合婚的事情;“纳吉”,指的是男方的家人占扑算卦,得到吉祥的兆言,准备礼物去通知女方家庭,结婚的事情可以开始商量了;“纳征”,别名过大礼,男方家庭会选择吉祥的日子,到女方的家里,举办订婚的大礼;“请期”,选择吉祥的日子,完成结婚的大事,一般讲究双月双日,不喜欢选择三、六、十一月,因为“三”谐音“散”,不选择六,是因为不想让刚结婚的新人只能有半辈子的姻缘,十一月隐含的意思是不尽;“亲迎”,是结婚的那天,男方亲自带着迎书,去女方家里迎接新娘。


古代婚礼礼仪规定的礼数较多,可以看出其中的规矩,都有各自的要求。其中,“三书”、“六礼”,是古时候结婚中必须要有的两项。当时的人们,也比较看重这两个礼数。这个代表女孩将要嫁的家庭,是否能够真正的尊重女孩。


古代婚礼礼仪_婚礼

如今人们只知西方婚礼浪漫流行,却不知中国古代婚礼更是盛大繁华。虽然如今不似古代那般克己复礼,但是古代的婚礼依旧是不少人心中不可忘却的美丽和惊艳,十里红妆为其铺就婚嫁之盛大,而凤冠霞帔更为其添了一份不一样的美丽。那么今天就由小编带你走进那份古代婚礼的惊艳之美吧!

点击进入“灵境”-18K金钻石戒指

古代婚礼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很少有夫妻是自由恋爱而来的,不过同样也是书写了浪漫的婚后生活。对于古代的婚礼想必大家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八抬大轿、吉时拜堂吧,毕竟这可是电视剧和电影中常常出现的一幕。其实古代的婚礼可没有这么简单,今天就由小编带你了解下吧!

无论是古代婚礼还是如今的婚礼,都是少不了提亲的,而古代提亲先是要经过媒人撮合,两方若是认为门当户对便可更换“庚帖”。提亲之后便是定亲了,定亲之前需要议“小礼”,在定亲之后男方便可将商议好的礼品一并抬于女方家中。末了便是择良日成亲,当然成亲的喜服大都是由新娘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也就是所谓的凤冠霞帔。

当然既然是婚礼都是需要选择一款结婚对戒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皆是这样。在此小编为你推荐这款“灵境”18K金钻石戒指,爱人之间相处久了便会越像彼此,也许这便是传说中的夫妻相!男2女3的碎钻设计为其寄寓两人的三生三世,镜面抛光设计使其指尖尽显灵动,女戒收拢戒臂设计,而男戒采用略宽的戒臂设计,使钻戒款式更为适合彼此!赶紧去做你们结婚前的准备。

点击进入华冠(护戒)-18K金钻石戒指

相关推荐:

世界豪华婚礼车队

世纪婚礼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何准备婚礼惊喜?

如何举办特色婚礼

朋友新婚礼物送什么比较合适

古代婚礼_婚礼

最大的问题是男女比例差距加大,男多女少,这是关键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彩礼房子只是男多女少问题的延续,就算宪法上规定彩礼只能给五万,男方还可以给给房,给车,给东西多给订婚礼,不解决女少的问题,还是有人娶不上媳妇

水冰月     发表于 2023-02-13 10:27:11

《诗经·国风·关雎》中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短短几句话,男女之间两情相悦的场景便跃然纸上。与伴侣从心生爱慕到结为夫妻,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那么,古人为什么把这件事叫作“婚”呢?


一、婚即婚姻,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

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1、婚,结婚的时间是黄昏

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郑玄接着又说,婿称为"昏",妻称为"姻"。因为新郎在黄昏时迎娶,所以称他为"昏",而新娘随着男方而行,所以称她作"姻"。这个解释和以前一说法类似,意义却不相同,因为这个婚姻指的是夫妻关系。


2、婚,男女结合,形成的亲戚关系

郑玄还说,婿称为"昏",妻称为"姻"。因为新郎在黄昏时迎娶,所以称他为"昏",而新娘随着男方而行,所以称她作"姻"。这个解释和以前一说法类似,意义却不相同,因为这个婚姻指的是夫妻关系。

《尔雅》对婚姻一词还有比较复杂的解释:"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制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这就是说,新郎的父亲称为"姻",新娘的父亲则称为"婚"。婚姻一词在这里的意义,指的却是姻亲的关系了.

二,古人结婚为什么选择在晚上?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婚”字的来历说起。在古代汉语中,“婚”原本写作“昏”。

《说文解字》解释“昏”说:“日冥也。从日,氏省。氏者,下也。”

所以“昏”的本义是黄昏,即傍晚太阳刚落,天还没黑透的时候。《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有言:“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意为在黄昏来临时约会。“新婚”与“黄昏”有什么关系呢?

《说文解字》说:“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娶妇以昏时”,即在黄昏时迎娶女方。古人结婚为什么要选在黄昏之时?

主要有两方面的因:



1、这与原始社会“掠夺婚”习俗有关。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子地位较高,子女通常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后来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男性成为主要劳动力,女性地位下降,归附于男性,以前的“夫从妇居”变成了“妇从夫居”,女性被视为氏族的财产。

出于补充劳动力和生息繁行的需要,不同氏族之间常发生以掠夺对方女性为目的的战斗,抢来的女子就成为抢夺者的妻子。最便于“抢”的时间莫过于晦暗不明的黄昏,被抢者不易防备,抢夺者得手后也好逃跑,所以“抢婚”通常都选在这个时候。作为这种原始婚俗的遗留,我国古代的婚礼也都选在黄昏时进行。

所以汉代《白虎通·嫁娶》中说:“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



2、黄昏时候行嫁娶之礼,与古代“阴来阳往”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关。


晚上举行婚礼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据大量的史料记载,在古代,中国迎娶花轿娶婚都是在黄昏以后。

《白虎通》中说:“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意思就是说在黄昏时昼夜交替,阴阳相合之刻,是结婚的最佳时间。

另外,傍晚结婚比较接近洞房花烛夜,尤其是在清朝,在洞房之前,新郎一般都要先去向宾客敬酒,而且去接新娘也要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傍晚举行婚礼,是最好不过了!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上午接亲,晚上拜堂”,而“婚与昏”同音,这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最好的例证,这表明在黄昏举行婚礼以后,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姓氏!

直到清代以后,因为政治等原因,后来开始实行的“宵禁”,就迫使后人将婚礼改在白天进行。之后一直延续,所以现在成了白天举行婚礼!

没爱     发表于 2023-02-13 10:27:17

根据儒家经典文献的记载,先秦男子在黄昏时候迎取新妇,所以这个礼仪以「昏」为名,叫做「昏礼」。后来,在「昏」的基础上加上「女」旁,也就是「婚礼」。所以,「婚」是一个会意字。


比如:西汉成书的的《仪礼》中记载了当时「士人」的婚礼仪式叫做「士昏礼」,用的就是「昏」字。


当时的「士昏礼」仪有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也即后世所说「六礼」。


我们今天将恩爱的情侣、夫妻称为「伉俪」,其典故之源其实就是来自士昏六礼之「纳征」:也即是古代士人订婚要送一对俪皮——一种鹿皮,因为鹿角总是成双,取意「成双成对」。

《仪礼·士昏礼》:纳征——玄纁束帛,俪皮。


六礼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亲迎」,也就是婚礼的高潮,「亲迎」是从初昏——刚刚黄昏开始,过程是非常繁琐的。这里就不细讲了,有兴趣可以直接去看《仪礼》:

《仪礼·士昏礼》部分截图


所以东汉郑玄注释《仪礼》解释:「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同时指出「日入三啇為昏」:

《士昏禮第二》

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陰來,日入三啇為昏。昏禮於五禮屬嘉禮,大、小《戴》及《別錄》此皆第二。


唐人孔颖达进一步做了解释:「日入三啇」的「啇」指的就是古代计时器具漏刻上的时间单位,相当于「日落黄昏三刻」:


鄭云「日入三啇」者,啇謂啇量,是漏刻之名,故三光靈曜亦日入三刻為昏,不盡為明。


也就是说「漏壶」上的计时单位「一啇」相当于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刻」:

古代的漏壶


东汉成书的《说文》在解释「婚」字也引用了郑玄注《仪礼》的说法:


《说文》: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聲。



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有待商榷的。

我们知道儒家的《礼经》,其实都是西周时代贵族士人所遵循的礼仪规范。在更早的西周金文中,「昏礼」是写作「闻礼」的,「闻」和「昏」的上古音两通。


比如:西周的《善夫克盨》(殷周金文集成4665)的「婚媾」写作「闻遘」



所以,「婚礼」之「婚」最开始是借用「闻」字来表达的,并不是用「昏」,显然郑玄的说法「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应该来说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还有一种可能性:「昏礼」之「昏」是汉代所用的一个假借字。后来加「女」部造「婚」字。在先秦,就假借「闻」字表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题主要问「婚礼」为什么叫「婚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语言这么说,文字记录发音而已。


就跟你问:桌子为什么叫桌子,人为什么叫人?谁也不知道。语言发音和意义是没有关联的。

在语言学上叫做「能指」和「所指」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语言学的一个公理。


-------------------

综上所述,以上两种说法,题主可以选择一种:

昏礼——上古黄昏成亲的礼仪,故称为婚礼。

昏礼——「昏」为假借字,记录古代汉语语言的发音。

亲爱的钱     发表于 2023-02-13 10:27:17

这件事真的要看男方家的人品和态度。有些不好意思分享,我也是未婚先孕,当时怀孕完全是个意外。知道怀孕后我也很惶恐焦虑,完全不知道要怎样,也觉得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丢了他们的脸面。但后来想有了孩子就生下来,所以开始和男友商量婚事,但我没有因为怀孕而把自己的身份放低。男方家人态度很好,钻戒三金彩礼都按照我家的要求置办。 怀孕两个月时订婚,订完婚后男友经常对我发脾气,吵架之后两三天不理我。那段时间因为吵架心情特别压抑,而且怀孕孕吐严重,感觉自己快得抑郁症了,父母知道后决定让我打掉孩子退婚。后来男友多次下跪认错,并保证不会再犯,男友家人也找我父母谈心,之后和好,和好之后对我的态度好到不行。 在我们县城这边,只有举行婚礼才算正式结婚,所以怀孕四个月时办了婚礼。婚后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基本没做过家务,老公也时时惦记着我,过节会送礼物,生活也算美满。 我身边也有因为未婚先孕而被婆婆轻视的朋友,不给彩礼,不办婚礼,甚至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婆婆赶出家门。所以婚礼可以不办,但一定要先确定男方家人的想法,试探一下究竟是真的怕累着孕妇而推迟婚礼,还是只想找一个借口故意不办婚礼。婚礼不办,也可以先领证。千万不要稀里糊涂的就把孩子生下来,以免自己吃亏。作为女人,结婚生子还是要谨慎一点。 我说这些仅供参考,不喜欢的网友请不要喷我,谢谢

大帅     发表于 2023-02-13 10:32:06

谢邀。

在古代,新婚之夜新娘要落红才算是真正的完成整个婚礼。可到近代社会已经将这种传统废得差不多了。人常说男人是是先有性才有爱。而女人却是想反。在这种反差意念下每对情侣都抱有不同的态度。建议水到渠成吧。在适当的情况下做你喜欢的事,也不非得一定要。个人对婚前性行为不反对也不支持。水到渠成吧。


林阿姨念三声     发表于 2023-02-13 10:32:13

尽早订娃娃亲

繁华     发表于 2023-02-13 10:33:00

农村人还是没钱订媳妇。

圆滚滚     发表于 2023-02-13 10:39:05

订外卖送的

spekkio     发表于 2023-02-13 10:39:20

订婚后最重要的十件亊 在订婚之前,无数次在脑海里描绘着幸福日子的美妙画面,每天兴高采烈地沉迷于浪漫婚礼的筹备,满足地享受未婚夫甜蜜的陪伴……然而,现实中订婚后的生活,并非如你所想的那么简单。

神的孩子     发表于 2023-02-13 10:40:02

有种吃了把酸辣味的狗粮一样的酸楚,我单身半生,经历了无数个被秀恩爱酸死的经历。最过分的一次是,我的舍友和我说她和她男朋友订婚礼,说大学毕业就结婚。在大学订婚简直就是给自己毕业不分手买了一份保险。能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应该是种无与伦比的喜悦吧。当时被秀了一脸的恩爱。看着舍友甜的腻人的微笑,我真想分分钟出去找个对象去结婚。

嘻嘻     发表于 2023-02-13 10:40:18

相关问答

更多惊喜策划专题

相关文章